利用“抗疫”教学,筑牢“四个自信”
————“抗疫战争”是理直气壮讲好《概论》课的重要契机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研室供稿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研室供稿
发布时间:2020-04-03 查看次数:
2020年春季发生的新冠病毒肺炎,迅速遍及世界各国。这场涉及全人类的惊心动魄的“抗疫战争”,就像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了世界各个国家政府的领导能力和治理水平,映照出了各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映照出了各个国家的社会动员能力,更映照出了世界各国的制度比较优势。利用这个重大的事件,来进行思政课教学,引导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在抗疫战争中的各种社会现象,帮助学生从思想上提升政治觉悟,切实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提升当代大学生在党的领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是每一个思政课老师和每一门思政课,尤其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
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程性质
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为了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历史变革、历史成就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持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有更加透彻的理解;对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有更加切实的帮助。
根据这门课程的基本要求,教材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集中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充分反映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重点,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充分反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
由此可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不同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地方在于,它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经历紧密相关,尤其是和中国共产党在当代中国治国理政的现实方针政策紧密相关,在讲授这门课程的时候,必须把理论性和现实性紧密结合在一起,尤其是要对当代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能够做出理论上的透彻阐释,才能切实把这么课程讲好、讲活、讲透、讲的有说服力。
二、本学期的授课安排
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5学分,80课时其中包含1学分16课时的实践课程。根据邢台学院实际情况,这门课安排在大二整个学年授课,大二第一学期讲授教材的1—7章,主要内容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大二第二学期讲授教材的8—14章,主要内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体内容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三、本学期在线授课指导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本着这个重要的原则,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认为,新冠状病毒引发的全国乃至全球性的“抗疫战争”,固然是对全人类健康的重大挑战,但从思政课教师的本质工作来看,也是我们讲好思政课,尤其是讲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重要契机。
为了能够讲好本课程,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开学之前一周,根据国内疫情的发展情况,召开专门视频会议,对疫情期间如何授课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和交流,要求教师们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教师要面对疫情不慌不燥,趁着疫情必须在家不能外出的充裕时间,努力研究掌握基本理论,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科学内涵、理论体系,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增强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抗疫战争制度优势的自觉自信。
(图片说明:从整体上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增强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抗疫战争制度优势的自觉自信。)
二是疫情期间授课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抗疫战争”的具体实际问题,联系学生疫情期间的实际思想动态,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树立历史观点、世界视野、国情意识和问题意识,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片说明: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抗疫战争”的具体实际问题进行授课。)
三是针对学生在疫情期间的各种困惑和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理论思考习惯。要借助对疫情之中各种重大问题的分析,不断提高学生理论思维能力,以更好地把握中国的国情、中国社会的状况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
四、本学期在线授课主要方式
由于受严重疫情的影响,教师和学生不得不借助现代智能信息设备进行授课,实现教育部规定的“停课不停学”和“停课不停教”。马克思主义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如下:
一是利用中国大学MOOC网等网络教学资源,采用“慕课+线下授课”的方式,布置学生在线观看南京大学沈伯平教授主持的网络课程,并利用课上课下时间进行辅导答疑;
二是鼓励教师利用钉钉、QQ等媒体工具,进行在线直播教学;
(图片说明:钉钉群直播上课,课程可回放。)
(图片说明:利用中国大学MOOC网络资源进行教学。)
三是利用各种媒体工具,为学生课后布置作业,并督促学生能够保质保量完成;
(图片说明:给学生布置作业。)
四是针对抗疫战争中的各种现实社会问题,引导学生能够进行理性思考,把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上升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高度来进行认识,潜移默化地 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图片说明:给学生布置视频作业并讨论)
五、主要讲授内容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抗疫战争”的实际形势,主要向学生讲授了如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内容。
1、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图片说明:给学生讨论布置的作业。)
2、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
(图片说明:给学生布置作业并讨论)
3、结合抗疫战争中的具体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引导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图片说明:给学生布置作业并讨论)
六、教学效果反馈
通过各种形式的在线教学,教师和学生都感到大有收获。教师们提高了利用当代先进电子媒体和科技成果进行授课的本领,学生们则体验了一种特殊的空中课堂。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对中国爆发严重疫情的的切身体验中,都在对党领导下我国全民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中,都在我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的喜悦中,都在现在仍然处于对世界各国疫情的极大关注中,感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人民情怀,感受到了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什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感受到了我们为什么要建设高度发达的“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感受到了什么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牢固确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跟党走,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图片说明:上课的效果良好,学生表达了青年一代应该肩负的家国使命和责任感)
(图片说明:上课想效果良好,对学生对陈聚芳老师的授课内容理解更加深刻)
(图片说明:鲍国老师上课效果良好。通过诵读红色家书、讲述英雄故事、传唱爱国歌曲、书写(画)抗“疫”担当等方式,居家抗“疫”。以大班教学、小班讨论、人人发言、个个展示的形式进行,同学们认真准备、积极参与、争相发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