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院要闻
 > 系部新闻
校长蔡振禹走进思政课堂“推门听课”
发布时间:2023-12-02  查看次数:
 

 

1130日上午,校长蔡振禹教授走进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堂“推门听课”,先后听取了韩旭霞老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韩琳琳老师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开设和教学开展情况,查看了任课教师的教学准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及学生听课状态、教材使用等情况,并在课后与思政课教师进行了亲切交谈。

在听课过程中,蔡振禹着重对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深入了解,并就如何彰显百年师范院校特色,充分发挥好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关键课程作用,在思政课上把故事讲精彩、把道理说通透、找准学生实际问题、切实解决思想困惑,有效增进学生们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等与思政课教师进行深入交流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蔡振禹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程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要有博学多识的专业素养,更要有满腔的政治热情。思政课教师要“在马言马”,讲深讲清讲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好思政课要求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涉及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等等,思政课程教学内容要跟上时代,要不断更新授课内容,常讲常新才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蔡振禹强调,办好思政课,最根本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要紧紧抓住课程建设“主战场”,设计好教学环节、臻选好教学内容、把握好教学节奏,优化完善课程体系,用好课堂教学组织的多种形式,全面提升课程质量和水平。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强化课堂互动,师生共同参与,加强案例教学,增强教学效果,把价值观塑造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重视对学生红色基因、校史文化、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承担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要牢记“六个要”要求,坚持“八个相统一”。严格要求自己,既要遵守教学纪律,更要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要注重自身能力提升,坚持终身学习,造就知识、国际、历史视野,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做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蔡振禹针对听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课后立即进行安排调度,要求有关部门立行立改,限期整改。现场调度教学服务保障部门,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向师生征求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意见建议,受到师生们的热情响应。

校办室、教务处、后勤处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与了听课和现场调研。